民营企业家要讲正能量
记元禾汇丰(云南)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泽瑞
发布时间:2014-8-20 23:59:32 发布人: 浏览量:次浏览
徐泽瑞,42岁,是一个充满活力、充满朝气的民营企业家。一见面,就给人一种朝气蓬勃、奋发向上的感染力。走进他的公司,整洁明快,环境温馨,员工脸上流淌着自然的微笑,工作区、生活区、娱乐区,到处都洋溢着满满的正气。我看到公司阅览室的书架上放着一本非常扯眼球的书,翻开一看,一个醒目的标题映入眼帘:“企业家要讲正能量”!我心灵一动:这不正是对徐泽瑞和他的公司的鲜活写照吗?
正能量是军人的气质,也是企业的气质
笔者是第一次认识徐泽瑞。之前,一直听到云南省全民国防教育协会会长梁蜀生夸他。说他不仅企业做的好、做的强、做的大,而且爱国、爱军。听说要成立全民国防教育协会,他积极报名参加。
俗话说:“耳听为虚,眼见为实。”当我见到他处理的第一件事时,确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他的父母都是勤劳善良的农民。今年,他父亲64岁,母亲60岁。父母年龄大了,做儿子的都盼二老双亲有个好身体。他动员父母每年都到医院做个体检,如有什么不适,可以及时治疗。可他父母咋整也不愿去。好说歹说,最近才说通了。前几天,预约好了医生和时间,这不正要带父母去医院体检。可我们突然登门而至,打乱了他的计划。但他二话没说,立马给妻子打电话,让妻子陪父母上医院体检,自己回头接待我们。梁会长说:“徐董是个大孝子。为了孝敬父母,他把房子买在父母身边,把公司开在父母身边。为了多一些时间陪着父母,他从不去外省、外国出远差。”听到这里,我心里肃然起敬。如今的孩子,不少已缺失了“责任”,缺失了“孝敬”。徐总能把“事业”与“孝顺”摆得这样平,那么,他在家里是“孝子”,在外面爱国爱军也就不难让人理解啦!
“军人,在我幼小的心灵中,就是社会的正能量。”徐泽瑞说:“从小,我就有当兵的梦!在街上,只要看到解放军,心里就充满着向往。那些年,我连着去验了两年兵,都因个子太小没验上。”徐泽瑞接着说:“正能量是军人的气质,也应是企业的气质。如果社会多一些正能量,就会少一些歪风邪气;公司多一些正能量,员工们就会蓬勃向上。”
他说:“军队强大了,国家稳定了,环境舒心了,我们做生意也才好做。所以,企业家赚了钱,不能忘记军队,不能忘记国家。”最近,他开通各种渠道,四处寻找项目,打算来年为协会创办一个实体,支持协会发展壮大。经过几个月的努力,现在项目已初现端倪。他眨巴着一双诚实的眼睛,微笑着说:“等项目铁板钉钉后,我再给协会汇报。”
这就是徐泽瑞给我的第一印象。他留着一个平头,身体敦厚、壮实,有着强健的体魄。挺着腰板,在你跟前一站,完全就是一名标准的军人形象。我参观他们公司,什么图书室、阅览室、健身房、卡拉ok厅,家庭影院等文化体育设施都很健全。我问他:“课余时间,你们员工都开展文体活动吗?”他的副总和员工给我说:“我们公司大多都是年轻人。为了保持健康的体魄,董事长要求我们每天都要坚持体育锻炼。虽然场地有限,但我们利用健身器械经常举行体育比赛。比如,在跑步机上举行跑步比赛;在其他器械上进行划桨比赛、骑车比赛等等。有了健康的身体,平时能够干好工作,战时才能踊跃参战支前。另外,我们还利用家庭影院,经常给员工播放一些反映红军、八路军、解放军战斗生活的红色影视片,对员工进行红色传统教育。”这时,有一个员工拿来了几张报纸说,公司给我们订了一些军事报刊,要求我们关心国际斗争形势,关心国防建设。我打开报纸一看,有《参考消息》、《国防时报》,的确让我眼睛一亮。《国防时报》是四川省委和四川省军区联办的一份军事报刊,我兼着该报的理论编辑。《国防时报》的军事专版全国发行,来到云南老家,能看到这张报纸,我不仅对徐泽瑞的爱军情节有了进一步的理解,而且还格外惊喜!从徐总的身上,我看到了新一代民营企业家广阔的视野。他们不仅具有聪慧的经济头脑,也有着居安思危的战略眼光。
学雷锋做好事,是企业学军的的正能量
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,经济飞速发展,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极大丰富。可社会道德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挑战。当媒体曝光贪污腐化、抢劫偷盗、图财害命、强奸幼女、见死不救等丑恶案例时,阳光的社会被雾霾了,善良的心被刺伤了。社会呼唤正能量,单位呼唤正能量,人们呼唤正能量。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家,怎样在公司里提倡正气、扶持正气、弘扬正气,是对每一个老板的考验。
徐董说:“当下,企业家最时髦的是做慈善。我们把学习解放军‘学雷锋做好事’的光荣传统与做慈善事业有机的结合起来,既与社会有机融合,又在公司员工中倡导了正能量。”
2011年云南大旱,该公司组织抗旱突击队到富民县重旱地区送水送关怀,看望贫困村民,对员工们触动很大。抗旱突击队的员工们看到农村艰苦的环境,农民艰苦的生活,对比自己的工作环境,深受教育。当看到旱民接到救急水、救命水的感激情怀,员工们深感责任重大。从此,元禾汇丰(云南)投资有限公司的爱心送水车队就长久地保持下来,具体交给队长张建明负责。每年一遇旱情,他们不等通知,公司立马组织救助行动。张建明说:“我们到了村里,除了普遍救助外,对军烈属、五保户、困难户特别关照,一家一户把水送到家里。老乡们非常满意。”
2012年5月公司成立了爱心基金,建立公司互助机制。由徐董开始带头由上而下每月自愿投入基金,用于公司员工疾病救助和困难补助。同年8月,借新的项目开业之机,公司为回报社会,资助富民两位考起大学但上不起学的贫困大学生开学入学。两位同学皆因家庭困难接到入学通知书不能及时入学报到。公司通过村民小组联系,向两位同学资助每人伍仟元奖学金。其中一名同学被大理医学院录取并准时到校报到;另一名同学被云南师范大学录取也准时到学校报到。
2013年4月公司捐赠玉溪大营清真寺长安轿车一辆,用于清真寺日常生活使用。同年5月,公司安排到昆医附二院烧伤科看望4岁小朋友陆延雄和因地震修房被烧伤的昭通人李文勇。并向两个家庭各捐赠1000元生活费。11月,公司组织到楚雄永仁县永新乡小学捐赠了一批学习文体用品,看望贫困学生。
通过这些活动,帮助了别人,教育了员工,弘扬了正气,还树立了公司的正面形象。徐泽瑞深有感触地说:“公司虽有老板和员工之分,管理人员和一般员工之别,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之序,但公司是一个利益共同体。老板和员工一荣俱荣,一损俱损。所以,民营企业家要善于传递正能量,弘扬正能量。因为,正能量是支持公司发展的发动机,是帮助员工成长的源动力。吸取正能量,成长就会茁壮;坚持正能量,道路就会宽广;发挥正能量,公司才能创造辉煌。”他说:“我们要在做社会慈善事业的过程中,坚持与学雷锋做好事紧密地结合起来,把部队学雷锋的正能量一代一代传递下去,发扬光大。”
企业家讲正能量,不能停留在嘴巴上
元禾汇丰(云南)投资有限公司前身为昆明红庙鸿业经贸有限责任公司,成立于2004年,经过五年的飞速发展,迅猛成为建筑行业标杆,完成多项政府工程建设。随着公司实力的不断增强,他们于 2008年涉足金融领域市场,经过一年的探索和业务开展,公司为适应市场发展方向,于2009年4月组建了元禾汇丰(云南)投资有限公司。
徐泽瑞说:“企业家讲正能量,不能停留在嘴巴上。首先,要把自己的公司做大、做强,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添砖加瓦;其次,要为当地政府分忧解难。”他是这样说的,也是这样做到。
元禾汇丰(云南)投资有限公司地处昆明市五华区,为一家本土中型企业。他们响应国家号召,根据五华区城市规划要求,积极协助当地政府完成了周围八十余户拆迁居民的生活安排和就业、创业保障。受到了当地政府和老百姓的高度赞扬,赢得了社会很高的赞誉。这些年,公司持续支持郊区城乡建设,先后投资修建城乡公路30多公里。修建城乡菜市场、农贸市场6个。大大方便了群众、方便了社会。
徐泽瑞胸有志向。他说:“发展才是硬道理。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家,只有把公司办好了,支持军队建设、关心国防建设才有话语权。否则,只能空口说白话。”几年来,他们致力于解决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难题,帮助中小企业实现原始资金积累。以专业的业务水准,简单快捷的业务要求为客户提供所需资金。并以客户为中心,着眼于企业发展前景,搭建让客户放心的P2P业务平台,为客户提供安全便利的项目融资支持。通过近几年的飞速发展,现公司旗下设有一家投资公司分公司、一家经贸有限责任公司、四家瑞玉珠宝旗舰店和云南土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。同时,公司于2011年底尝试进入房地产开发,投资建设的祥云世纪中心已于2013年10月开工建设。去年,他们又把目光投向广阔的农村,看准了农村科技市场,在邱北成立了云南省土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。下辖云南尚金色大地玫瑰花种植专业合作社、云南一品红花卉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和电子商务中心。规划是发展2000多个农户,集中上万亩土地种植花卉,形成规模化市场。经过一年多的努力,现已有100多户农家在600多亩土地上种植一品红和玫瑰花。这100多户人家,平均年收入已达到5万元左右。农民得到了实惠,一下子调动了周围农民参与的积极性。同时,也极大地增强了公司大力发展农业科技,开发农业市场的信心和决心。徐泽瑞说:“民富则国强。农民富裕了,国家有钱了,就能投入更多的经费支持国防建设。这才是强军、强国的根本。”我十分赞同徐总的这一观点。
采访快结束时,徐总用企业家的语气向我们展示了公司的未来。他说:元禾汇丰(云南)投资有限公司将牢牢把握市场发展机遇,开拓创新,继续强化“专业化、多样化、综合化、人文化”四大特色,依托总公司在资本、渠道、客户、产品等方面的综合市场优势,充分实现超常规、跨越式发展,努力将元禾汇丰(云南)投资有限公司做大做强,力争早日实现“优秀企业”的行业目标!